分類:學院學術活動

『2013 實踐大學 設計學院 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徵稿須知

『2013 實踐大學 設計學院 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徵稿須知
「2013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ference College of Design, Shih Chien University」
Call for Paper

主   辦   單  位|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系
時       間|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 9:00~17:00
地       點|實踐大學國際會議廳、團體欣賞室(台北市大直街70號N棟圖書資訊大樓B2F)
報名網站資訊|http://www.scu2013.com  研討會徵稿相關資訊請上網查詢
         (提供上網報名、上傳論文全文、審查結果)
相關文件資料|2013 國際設計研討會 徵稿須知.doc

研   討   主  題|『奈 物』
如果說人類科學技術發明源於自然萬物生命進化的形式,那麼透過研究對象的形態和特徵之觀察,轉化應用於設計產品之概念和造形設計上,既是物種形變構成的有機設計,同時也是各類生命元素聚集的奇異同化與多元連接,形成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自然界萬物鍥合統一的仿生形式設計。
而以大自然生命微觀層面中微小單位「奈 物」(Ultra Bio)為設計起點,回看當代人類社會科技通訊與自然訊息之互動連結,除了鼓勵不同文化與技術的演進,同時也重新開啟人與自然,人性與科技,人與人之連結,以及其相互穿越共構的可能未來。
地球資源逐漸以各種形式消逝,期望「奈 物」形式設計能夠喚起我們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注,或許藉由想像人類極限挑戰的生存狀態,抑或挑釁新的生物技術以及設計產品之間最大的互文關係,以自然為本不 斷地往返檢視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的進化途徑,試圖連接世界與微觀生物學的未來美學新挑戰。

『 Ultra Bio 』
Ultra Bio refers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hind the cre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microscopic and the ultra-connectivity of the electronic age. It describes the singular voice assimilated within the cloud of ideas, references and the magnitude of diverse connections.
How to speculate on the future when we are surprised at every turn by the advent of new knowledge? Will ultra-connectivity at many levels between individuals across the globe lead to a fragmentation of the Centre?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t a microscopic level will encourage diverse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We will have to embrace the totality of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and also new provocative bio technologies.
“More and more, living organisms are finding their way into all kinds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es-from buildings to clothing manufacturing to ar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s and design, how will practitioners and creative thinkers respond to the fragment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that ultra-connectivity might bring?
The rapid turnover and growth of ideas between individuals diversely located across the globe will assail and illuminate contemporary practice, sensibilities and values.

專題演講|
主講人:
(1) 日本解構美學新銳設計師 森永邦彥(Kunihiko Morinaga)。
(2) Carole Collet, Course Director MA Textile Futures,
   Reader and Deputy Director, Textile Futures Research Centre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未來紡織研究所所長/研究中心副主任。
(3) Claire Pajaczkowska, Senior Research Tutor at Royal College of Art, School of Materials Research Leader at Royal College of Art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資深研究教授/材料學院院長
時  間:9:00~12:00
地  點:實踐大學N棟圖資大樓B1舉行(最新訊息公告於研討會網站)
論文發表|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建築設計學系、服裝設計學系
時間:2013年12月13日 (五)13:30-17:00 PM
地點:實踐大學N棟圖資大樓B1教室
徵稿對象|
大專院校設計等相關領域系所之師生以及業界人士
徵文範圍|
設計相關領域之學術論文或實務研究成果為主。
1. 研究論文類(Research Papers):具原創性之特點,在理論與方法上有可靠之系統化推演過程,或有實證的演譯歸納、其目的、方法、結論有明確交待者。本類論文接受中文或英文投稿。
2. 設計作品類(Design Cases):包含服裝設計、環境空間設計、產品設計、媒體傳達設計等領域五年內(含)原創作品暨充分之圖說(需含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式技巧等)。
徵稿日程|
論文全文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10日(三)
論文口頭發表日期:2013年12月13日(五)下午1:30~5:00
投稿說明|
1. 中英文論文以不超過15000字為原則,且不得超過出版論文15頁(含圖表)為原則,無論中文或英文論文皆需附300字以內中文及150字英文摘要,論文頁數以雙數為度。
2. 請投稿者依投稿範例格式(需加入頁首與頁尾),並將格式修正為「PDF檔案」於規定時間上傳。
審    查|
由本審查小組進行審查;審查小組由本院各設計領域聘任相關設計之學者專家組成。
論文發表  下午1:30~5:00於實踐大學台北校區(104台北市大直街70號)(發表場間由各設計領域另行通知)
連絡方式|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 陳麗萍秘書 02-25381111#7611

2013實踐大學設計學院跨領域教學研討會 『設計‧實踐』2013設計學院特色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多向度成果分享

2013實踐大學設計學院跨領域教學研討會

『設計實踐』 — 2013設計學院特色課程:

學生學習成效多向度成果分享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每學年皆舉辦跨領域教學研討會,此為設計學院四學系互相分享教學實用智慧的重要活動,藉由本研討會分享不同專業領域(服裝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媒體傳達設計等)課程教學計畫的要項、教學方法與策略之多元運用、歷程性與總結性學習評量的設計與實作、以及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現等。透過各系教師教案的分享與討論,並邀請校外相關學門領域之學者專家進行評論與對談,促使本研討會成為一個重要跨領域教學觀摩學習、精進教學品質的平台。

●時    間:2013621日(五)13001730

●地    點:L2樓大會議室 / 台北市大直街70號實踐大學台北校區

●主辦單位: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參加對象:本院系所專、兼任教師、學界相關領域之教師、業界相關領域之從業人員、其他學院系所有興趣之教師

●內    容:本研討會分為「教案分享」與「跨領域座談」兩部分:

(一)   教案分享:建築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媒體傳達設計、服裝設計等四領域各有老師提出代表性課程並分享教案。

(二)   跨領域座談:四系邀請校外相關學門領域之學者專家,跨領域四系所對談,共同探討教學方式與教學品質如何多元運用。

請至研習課程資訊系統報名,參加本說明會之本校教職員可登錄研習時數4小時。

2013設計學報徵稿須知(4/26截止收件)

本校「實踐設計學報 [ Praxes ]」第七期即日起開始徵稿,敬請轉知並踴躍賜稿,以光篇幅。

一、旨揭學報徵稿內容以設計及其相關領域之論文與設計作品為主,包含研究論述(論文、評論)類及設計作品(創作、技術)類兩類,並接受中文或英文投稿,本期預計102年10月份出刊。

二、徵稿日期:即日起至102年4月26日(週五)止,以郵戳為憑。

三、檢附徵稿簡約、報名表及著作授權同意書(中、英文)等各乙份,其他投稿相關注意事項請參見網址:http://sites.google.com/site/scdesignpraxes/

跨系所國際設計工作營師生對談(4)

時 間:2012 年 12 月 17 日(一) 18:00 ~ 19:00(老師請提前15分鐘至院辦公室討論)
地 點:A 棟 301 階梯教室
出 席:工作營主軸老師(章以慶院長、陳國洲老師、林柏涵老師、林鈺倫老師、董雅卉老師、陳文祺老師、郭令權老師)、工作營錄取學生(含備取)共52名

因重要事故無法出席之同學請務必向院辦公室預先請假!否則皆須出席!
*********************************************************************************

  2012/12/17 (一) 工作營師生對談(4)內容說明:

1.12/03當天的整體報告與原先工作營計畫目標差異甚大,請各組同學重新將藤原大的工作營Brief(英文版)仔細的閱讀過並以組為單位再次發展主題方向,如有題目不了解的地方也請記得可以向各系的工作營主軸老師詢問。

2.此外請記得,一組一棵樹(以組為單位確認),12/17當天會以投票制由設計老師們針對每組的方向投票是否可以繼續延伸此工作營發展方向,若反對票數居多,也必須請此小組重新整合或另覓新的討論方向。

3. 學生應於當天以簡報(PPT或PDF)呈現 6-10頁關於主題及小組成員互動相關紀錄,並簡短敘述並呈現對於該主題所準備之資料。每組僅限3分鐘報告,務必精簡扼要(請預先模擬主題介紹的方式並控管時間。) 並請記得,工作營期間所有書面Report/ 口頭Oral Presentation以及最後final展示將全部以英文呈現)

※僅需呈現小組討論過程以及所蒐集之資料,非藤原大指定之最後3頁PDF 或 Color Vocabulary

※每組除了簡報呈現外,應準備紙本過程之紀錄(如sketch book、創作實驗實物、樹木標本、任何與過程相關的資料等)。

4. 每組並務必於當日下午5點之前確認檔案已經統一存入A301的電腦裡或提前至設計學院辦公室存檔

5. 遲到者或是檔案無法讀取組,將會列入淘汰機制紀錄。

6. 每組簡報發表結束後,各設計老師會適當地現場給予簡短的建議,若有個案需另外安排討論者,當天由老師與各組同學安排討論時間。

 

『Order in Disorder (失序中的秩序)』–設計學院2012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

一、實踐大學 設計學院 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
(一)研討會主題與領域:『Order in Disorder (失序中的秩序)』:世界不斷變動,從混亂失序到秩序重整。互動、重組、進化,設計挑戰著既成經驗,在錯愕或驚喜中逐步積累,形成規律,重塑出新的經驗。微小卻具高度感染力的圖像或發現,往往能促使改變發生,帶動人性需求變化。變動中的人與環境:遊戲、氣候、能源、消費、老化、少子、遷徙與革命,讓設計一貫地在因應秩序裂變中,尋找穩靜的秩序伏流。此外,本次國際設計研討會以創作及學術的角度,就「失序中的秩序」為中心議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探討產品互動與想像、遊戲動畫、服裝與建築在當代自然、金融、社會、人性失序下進行的秩序重組,從不同領域與視野來反思設計,期能分享彼此的觀點,重新檢視設計的角色與貢獻,以為跨越發展困境的橋樑;並藉此眺望未來設計的可能契機。本研討會論文集廣邀設計相關領域之論文,經由公開徵稿及嚴謹審查,提供具有公信力之發表與交流之園地,以提升國內設計學術研究水準。
(二)時間:101年12月14日(星期五) 09:00~17:00
二、詳細訊息請參閱研討會網頁:http://scu2012.webatu.com/
三、懇請賜稿,共襄盛舉。截稿日期為101年10月10日(星期三)

發佈日期:2012/09/10
聯絡人:王則眾教授(轉7017)、吳純珠秘書(轉7511)、程郁雯秘書(轉7011)
聯絡電話:02-2538111
E-Mail: zcwang@us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