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院學術活動

敬請務必遵守垃圾處理原則

請各系務必配合辦理:

  1. 垃圾產出時,確實作好垃圾分類。
  2. 若產生大型垃圾(家具、樹木、木板/條等),依下列說明三之規定辦理(因內湖垃圾焚化廠無提供破碎機,請配合廢棄物厚度或直柱不得超出15公分及廢棄物體積長寬高不得超出40公分乘40公分乘40公分)。
  3. 嚴禁工程垃圾及外界人士(非本校師生)將垃圾傾倒校內,違者將通報並依規定處以罰鍰。

2014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風土與前衛

20141117_poster

一、 研討會資訊如下:
(一)研討會主題為「風土與前衛」(The “Envelope” of Life, and the “Push”),上午場專題演講邀請慶應義塾大學講師暨五十嵐淳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Jun Igarashi、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John Lin及芬蘭Alvar Aalto Foundation & Museum執行長Tommi Lindh擔任講者;下午場為論文發表與座談。
(二)研討會時間:103年12月12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三)研討會地點:本校N棟圖資大樓B2F國際會議廳。
二、 本研討會對外開放自由參加,惟座位有限,敬請提早入座。
三、 研討會相關資訊請逕上網查詢,網址為http://2014designconference.usc.edu.tw/wordpress/。
四、聯絡方式:本校設計學院,電話:(02)25381111分機7001、7002;建築設計學系,電話:(02)25381111分機7311。

【附件一】研討會議程表 【附件二】交通資訊 【附件三】講者簡介

「實用×藝術—義大利設計教父Giulio Cappellini之搞怪色計」專題講座


邀請義大利前衛家具設計大師Giulio Cappellini來台擔任專題研討活動主講人,介紹其品牌特色、設計與教育之理念、與當代科技及藝術結合的思維,介紹其旗下多位知名設計師:Jasper Morrison、Tom Dixon、Marc Newson、Ronan & Erwan Bouroullec、Marcel Wanders等專案合作案例分享,並將和與會師生對談。(活動已申請認列為本校教師「教學評鑑」之「參加由教學發展中心主辦或協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指標項目)

●主講:Giulio Cappellini(Istituto Marangoni Design School Art Director 米蘭設計學院 藝術總監)
●時間: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上午10時30分至12時30分
●地點:M/N棟B2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實踐大學設計學院、Istituto Marangoni Design School
協辦單位:實踐大學教學發展一中心、今日義大利教育中心
–座位有限,敬請及早入席–

 

『2014 實踐大學 設計學院 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徵稿須知

徵稿網站請使用Google Chrome 32 , Firefox 30 , Safari 5.0 以上版本瀏覽器/螢幕解析度1024×768 為最佳瀏覽狀態(使用Internet Explorer將無法開啟)

2014 年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 資訊如下:
(一) 本研討會主題「風土與前衛」(The “Envelope” of Life, and the “Push”),上午場專題演講將邀請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John Lin及芬蘭Alvar Aalto Foundation & Museum執行長Tommi Lindh擔任講者;下午場為論文發表與座談。
(二) 研討會時間: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
(三) 研討會地點:台北市大直街70號實踐大學N棟圖資大樓B2F國際會議廳、團體欣賞室

研討會徵稿事宜:
(一) 徵稿範圍:本研討會廣邀服裝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媒體傳達設計領域之論文,經由公開徵稿及嚴謹審查,提供具有公信力之發表與交流之園地,以提升國內設計學術研究水準(各領域通過審查論文將於下午場發表)。
(二) 論文截稿日期:2014年10月10日(五)
  論文口頭發表日期:2014年12月12日(五)下午1時30分至5時(發表場間由各設計領域另行通知)。

本研討會相關資訊請逕上網查詢:http://2014designconference.usc.edu.tw/wordpress/
(包含活動內容、論文上傳、審查結果查詢等),徵稿須知與範例如附件。

活動聯絡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吳奕勳秘書,電話:(02)25381111分機7311。
附件:
2014「風土與前衛」國際研討會徵稿須知 / 投稿範例 example of paper format in English

*

研討主題 MAIN THEME|風土與前衛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寇克艦長,星艦迷航記

摘自寇克艦長所說的這句話正是現代性興起後一種不容質疑的意識形態。追隨著「前衛」兩個字,創新可以不計代價。在現今社會,「創新」更以挑戰極限為名,過度製造不必要的產品,已然把我們帶到生態浩劫的邊緣。

儘管多數的既有發明依舊作用良好,設計領域卻堅決追求新穎設計。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前衛」的態度,究竟在回應哪些與生命以及在地生活相關的真實需求?因循於熟悉的舊路?亦或掙脫舊習, 開拓新徑,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

風土這個概念,對中國人而言,並不等同於地域主義那種輕描淡寫的地理學名詞,而是被運用於在地生活的宇宙觀。因此,它指涉一種「恆變」的現象,建構「自然」,並將文化與生活納入其中。風土,被生活所包覆,也包覆生活。風土界定、限定了包括物質與非物質的真實生活元素,也被這些元素所保護。

「前衛」這個名詞的涵義、關聯、價值和功能的探討,構成了現今設計領域的核心問題。然而一如遍佈全球的科技發展,「前衛」的意識形態也幾乎抹滅了發展「在地性」的可能性。在這樣的狀態下,當今廣受科技影響(以及為科技而科技的誘惑)的設計領域,是否還有可能試圖邁向「前衛」,並以此超越當代設計的成就與風土概念的豐富性?

2014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國際設計研討會將在「風土」的脈絡下探討「前衛」的價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