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院國際交流

講座:英國Vivienne Westwood行銷總監專題講座

 

「透視英國時尚—針線盒裡的華麗舞台」

■ 日期: 2013年10月16日(三)
■ 時間:上午09:30-12:00
■ 活動地點:實踐大學台北校區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 活動場地:圖資大樓 國際會議廳B2

英國文化協會、Vivienne Westwood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在台灣首度跨界合作,藉著台灣Vivienne Westwood品牌二十周年慶祝活動,特地邀請英國Vivienne Westwood品牌行銷企劃暨產品總監Christopher di Pietro 及行銷長Giordano Capuano分享他們在國際知名時尚品牌的工作經驗。藉此專題講座,帶領台灣年輕設計師與青年學子認識當前英國時尚產業的創新發展與專案,並與兩位領域專家交流互動,期望為台灣設計產業注入全新的啟發及激發無限創意。

特邀講者:
■ Christopher di Pietro, Vivienne Westwood行銷企劃暨產品總監
■ Giordano Capuano, Vivienne Westwood行銷長

講座內容:
■ 英國品牌眼中的倫敦時裝周
■ 2013時裝秀解析─Vivienne Westwood的行銷利器
■ 與英國政府攜手打造「非凡英國」
■ 品牌創作靈感與設計

09.30  入場     
09.55 – 10.00  開場介紹             
10.00 – 11.30  專題演講              
11.30 – 11.55  問與答
11.55 – 12.00  結語

※講座以英語進行。
※由於席位有限,限本校師生(當天請持學生證排隊入場)
※服裝系三年級服裝設計課學生優先入場。

主辦單位:        |合作單位:

『2013 實踐大學 設計學院 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徵稿須知

『2013 實踐大學 設計學院 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徵稿須知
「2013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ference College of Design, Shih Chien University」
Call for Paper

主   辦   單  位|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學系
時       間|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 9:00~17:00
地       點|實踐大學國際會議廳、團體欣賞室(台北市大直街70號N棟圖書資訊大樓B2F)
報名網站資訊|http://www.scu2013.com  研討會徵稿相關資訊請上網查詢
         (提供上網報名、上傳論文全文、審查結果)
相關文件資料|2013 國際設計研討會 徵稿須知.doc

研   討   主  題|『奈 物』
如果說人類科學技術發明源於自然萬物生命進化的形式,那麼透過研究對象的形態和特徵之觀察,轉化應用於設計產品之概念和造形設計上,既是物種形變構成的有機設計,同時也是各類生命元素聚集的奇異同化與多元連接,形成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自然界萬物鍥合統一的仿生形式設計。
而以大自然生命微觀層面中微小單位「奈 物」(Ultra Bio)為設計起點,回看當代人類社會科技通訊與自然訊息之互動連結,除了鼓勵不同文化與技術的演進,同時也重新開啟人與自然,人性與科技,人與人之連結,以及其相互穿越共構的可能未來。
地球資源逐漸以各種形式消逝,期望「奈 物」形式設計能夠喚起我們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注,或許藉由想像人類極限挑戰的生存狀態,抑或挑釁新的生物技術以及設計產品之間最大的互文關係,以自然為本不 斷地往返檢視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的進化途徑,試圖連接世界與微觀生物學的未來美學新挑戰。

『 Ultra Bio 』
Ultra Bio refers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hind the cre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microscopic and the ultra-connectivity of the electronic age. It describes the singular voice assimilated within the cloud of ideas, references and the magnitude of diverse connections.
How to speculate on the future when we are surprised at every turn by the advent of new knowledge? Will ultra-connectivity at many levels between individuals across the globe lead to a fragmentation of the Centre?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t a microscopic level will encourage diverse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We will have to embrace the totality of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and also new provocative bio technologies.
“More and more, living organisms are finding their way into all kinds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es-from buildings to clothing manufacturing to ar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s and design, how will practitioners and creative thinkers respond to the fragment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that ultra-connectivity might bring?
The rapid turnover and growth of ideas between individuals diversely located across the globe will assail and illuminate contemporary practice, sensibilities and values.

專題演講|
主講人:
(1) 日本解構美學新銳設計師 森永邦彥(Kunihiko Morinaga)。
(2) Carole Collet, Course Director MA Textile Futures,
   Reader and Deputy Director, Textile Futures Research Centre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未來紡織研究所所長/研究中心副主任。
(3) Claire Pajaczkowska, Senior Research Tutor at Royal College of Art, School of Materials Research Leader at Royal College of Art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資深研究教授/材料學院院長
時  間:9:00~12:00
地  點:實踐大學N棟圖資大樓B1舉行(最新訊息公告於研討會網站)
論文發表|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建築設計學系、服裝設計學系
時間:2013年12月13日 (五)13:30-17:00 PM
地點:實踐大學N棟圖資大樓B1教室
徵稿對象|
大專院校設計等相關領域系所之師生以及業界人士
徵文範圍|
設計相關領域之學術論文或實務研究成果為主。
1. 研究論文類(Research Papers):具原創性之特點,在理論與方法上有可靠之系統化推演過程,或有實證的演譯歸納、其目的、方法、結論有明確交待者。本類論文接受中文或英文投稿。
2. 設計作品類(Design Cases):包含服裝設計、環境空間設計、產品設計、媒體傳達設計等領域五年內(含)原創作品暨充分之圖說(需含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方式技巧等)。
徵稿日程|
論文全文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10日(三)
論文口頭發表日期:2013年12月13日(五)下午1:30~5:00
投稿說明|
1. 中英文論文以不超過15000字為原則,且不得超過出版論文15頁(含圖表)為原則,無論中文或英文論文皆需附300字以內中文及150字英文摘要,論文頁數以雙數為度。
2. 請投稿者依投稿範例格式(需加入頁首與頁尾),並將格式修正為「PDF檔案」於規定時間上傳。
審    查|
由本審查小組進行審查;審查小組由本院各設計領域聘任相關設計之學者專家組成。
論文發表  下午1:30~5:00於實踐大學台北校區(104台北市大直街70號)(發表場間由各設計領域另行通知)
連絡方式|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 陳麗萍秘書 02-25381111#7611

日本21_21美術館​COLOR HUNTING入選組​別

日本21_21公布本次入選參展之組別為:

Group 1 The Insider
Group 2 Light Catcher
Group 3 T-O
Group 6 BAO
Group 7 Mimage
Group 8 Symbiosis
Group 9 BEACON
Group 10 BONJONIC
Group 12 Commun
(本次Name the Tree參展學校除了附件excel檔裡列出者,還會有美國Parsons與RCA加入 )

參展方式摘要如下(僅摘要,詳細說明請詳讀日方來信):
1.每組需繳交影片+文字說明(pdf檔)
2.展覽需以影片呈現
3.每組需選擇一顏色代表這棵樹,影片開始呈現「Name the Tree」以及「樹的名字」字樣,底色即為各組選擇之主色(5秒),之後則為各組成果影片(請務必在40秒以內)
4.影片內容可剪輯各組原始動畫或自行拍攝之影片,若最後成果為實品,請拍攝照片並剪入影片中(尺寸為w800 x h600 pixel)
5.各組需說明為何選擇該顏色的原因,且顏色需與各組的樹有關聯(100字以內/英文)

日本21_21收件截止日為2013/4/22
所以需提前2週收件(預計創意生活週後)以預留修改與寄件時間
因此請同學先詳讀並及早準備影片剪輯與文字說明
並於3/28本週四下午5時於A301集合
由老師當面向同學說明準備細節,若同學已經擬好色彩的文字說明,也可一併帶至現場討論

詳情請參閱工作營網站「最新消息」https://sites.google.com/site/scdesignworkshop2013/announce

2013 International Design Workshop III: Name The Tree / Dai Fujiwara + SCU

主持教師Main Faculty:藤原大客座教授Prof. Dai Fujiwara(前三宅一生主設計師,現為Dai&Co.負責人)

藤原大畢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染織學系,曾任國際知名時尚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設計總監,非常重視環保與下一代永續發展生存的議題,所提出「A-POC—一塊布製造衣服」的創新概念不僅減少布料的浪費,更以此贏得了2000年日本「優秀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與2003年「每日設計獎」(Mainichi Design Award)。

主辦單位: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協辦暨贊助單位:財團法人聚陽人文發展教育基金會、台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山創意基地URS21場地贊助)

● 工作營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scdesignworkshop2013/

● Project Aim:

自2008年起連續三年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建築規劃研究所與媒體實驗室(Media Lab)、2011年與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設計與藝術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2012年起連續三年與日本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前三宅一生設計總監藤原大Dai Fujiwara進行師生合作之跨國工作營計畫。今年為第二度聘請藤原大先生擔任「跨系所國際設計工作營(三)」主軸客座師資,同時策劃分別於2013年2月及6月將工作營成果於台北URS21中山創意基地與日本21-21美術館展出。

● Project Overview

藤原大本次從「為樹木命名」的過程為出發點,讓同學以多元角度思考樹木本體的各種面貌,其中又以「色彩」作為最大的公約數,進行一個動態的計畫或實驗。學生在過程中紀錄樹木的各種時間下光影、形狀與色彩的變化,連結人、環境與樹的關係,並試圖發掘「樹」的感情、心裡、聲音、故事、訊息、符號等等。工作營產出作品形式將以手繪、攝影、採集標本、文字、聲音等方式呈現,展覽形式則包含裝置投影(亮/暗)、平面/版面、立體模型等,呈現一種理性與感性交織而成的設計創作敘事空間,以及設計學院「跨領域國際設計工作營」的密集課程的完整訓練與紀錄。

The workshop theme is, “NAME THE TREE.”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trees that grow in towns where people live. Though we may not take much notice, when spring comes, leaves start sprouting on trees and we have trees to thank for letting us know that a new season has arrived through this shower of new colors.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create new value with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ncluding myself, by heightening our awareness of these often overlooked trees and applying roles to natural objects around us. Furthermore, just as the world is diverse because there are no two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at are exactly alike, we can always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y of that land by gathering information and getting to know the trees that we often take for granted. Students will research a single “tree” in their town,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and background of that tree and name the tree. The assignment is to produce contents that will trigger the interest of the global audience regarding that tree, make them want to visit that tree and ultimately inspire them.